类别

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西蒙·约翰逊

Simon Johnso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预约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约翰逊,是一位在学术殿堂与全球金融治理舞台上都留下深刻印记的学者。1963年生于英国谢菲尔德的他,自幼展现对经济学的敏锐天赋,从牛津大学经济和政治学一等荣誉学士,到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再到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扎实的学术根基为其职业生涯埋下伏笔。他的足迹遍布哈佛、杜克大学等顶尖学府,最终扎根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成为罗纳德·A·库尔茨创业学教授与全球经济与管理小组负责人;更曾执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部,以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推动金融监管革新。此外,他还深度参与美国金融政策实践——从美国财政部金融研究咨询委员会主席,到拜登过渡团队核心成员,再到房利美董事会成员,更以《十三位银行家》等著作将学术洞察推向大众。横跨学界、国际组织与政策一线,他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经济学与现实碰撞的生动注脚。


1963年1月16日,西蒙·约翰逊出生于英国谢菲尔德。从童年开始,他就聪明好学,并对经济学非常感兴趣。

1984年,本科毕业于牛津大学经济和政治学专业,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

1986年,以优异成绩获得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进修。

198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1年,西蒙·约翰逊在哈佛大学担任初级学者,是哈佛大学国际与地区问题研究院成员以及哈佛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1年9月,西蒙·约翰逊进入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任教,担任助理教授。

1993年1月,担任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圣彼得堡发展中心主任(位于俄罗斯)。

1995年7月,升任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副教授。

此后,在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任教至1997年6月。

1997年,西蒙·约翰逊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担任Michael M. Koerner '49创业职业发展副教授。

2001年,转任Ronald A. Kurtz创业学副教授。

200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职。

2004年,担任库茨创业学讲座教授(Ronald A. Kurtz Professor of Entrepreneurship)。

2004年,西蒙·约翰逊出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for Economic Research)助理研究员;同年,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IMF Research Department)助理主任。

2007年,升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并任职到2008年。

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期间,西蒙·约翰逊对全球金融政策和危机应对的实践作出很大贡献,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他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强调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张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来约束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行为,以防止系统性危机的发生。

2008年,西蒙·约翰逊重新回到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库茨创业学讲座教授,并负责领导该学院的全球经济与管理项目。他的研究兴趣也逐渐由金融、金融危机问题转向对于制度和长期增长问题的关注。

然而,西蒙·约翰逊并非一个纯学院派的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之余,他兼任了众多机构的学术职务。

2014年7月至2017年初,担任美国财政部金融研究办公室 (OFR) 金融研究咨询委员会成员,并担任该委员会全球脆弱性工作组主席。

2020年11月,被任命为乔·拜登过渡团队的志愿成员,负责支持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相关的过渡工作。

2021年起,兼任房利美的董事会,协助监督其在美国住房市场的金融政策和风险管理。此外,他还积极为报刊撰写专栏,并出版了包括《十三位银行家》(13Bankers)在内的多本畅销书。

从解析金融危机的根源到构建长期增长的制度框架,从课堂上的思想碰撞到全球金融舞台的政策博弈,西蒙·约翰逊总是能够在学术严谨性与现实穿透力之间找到平衡。这位诺奖得主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藏着理解全球经济运行的钥匙。当经济学走出象牙塔,如何真正成为撬动世界的力量?或许,在他的履历与思想里,我们能找到答案。


显示更多